你好,我在伦敦给你写信。
我回来啦。先分享两则个人新闻:
我刚刚获得了亚洲出版业协会「2025年卓越新闻奖」,也就是所谓的「SOPA大奖」。具体得奖的是,去年端传媒制作的音频系列报道「走线,未完成」,获得了今年SOPA的「卓越音频报道奖」中文组金奖。我是以「执行制作人」和「编辑」的身份参与其中。如同所有的新闻作品一样,这个报道也是团队合作的成果,包括了出色的记者、主持人、制作人、声音设计师等等共同参与。但对我来说,它的意义在于,今年是我在音频和播客领域工作的第10年,而这是我第一次获得一个音频「新闻」的奖项。如果单从得奖的角度来说,之前我的节目得过奖,我参与的品牌合作、品牌播客也得过奖,加上这次,等于说我从音频的原创节目、商业能力、新闻报道这几方面都得到过肯定,我觉得还是很宝贵的。
接着是,我收到了邀请,将在今年的Resonate播客节上做一个分享,会发生在11月7-8日,在美国Virginia州的Richmond。去年我曾经写过我在这个活动上的美好体验,它是我过去几年中参加的各种音频/播客活动里,体验最好的。很重要的是,在现场的这200多位朋友,有着对于音频和音频叙事探索的巨大热情,它会让你感受到一种被「热爱」包围着的气氛。今年活动的主题是「Pangea」,它希望来自全球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、不同背景下的播客人,就像是生活在还没有国界区分的「盘古大陆」一样,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叙事传统、不同的语言如何探索声音叙事,我们又能够从彼此的经验中得到什么启发和灵感。


欧洲忽然一下就热起来了。
而且是非常非常热,巴黎周二的气温来到了41摄氏度(105.8F),埃菲尔铁塔的塔顶关闭。西班牙更热,43摄氏度。此刻的伦敦,32摄氏度。
热浪是不用看天气预报的,我现在坐在屋里给你写字,但是止不住的脖子上在渗出汗来。我家的小狗狗也蔫蔫的。客厅的百叶窗也落下来了,因为这个百叶窗收起来很麻烦,我们在这住了这么久,从来没动过它,但现在还是要放下来遮阳。
一个大前提:我们家住的这种老房子里面,没!有!空!调!
在这个大前提下,阅读下面的文字会更有代入感。
这几天的感觉特别像是在大学宿舍里面过暑假,不管电风扇怎么吹,身上的汗就是止不住地流。然后也不知道中国的古人是怎么发明出「心静自然凉」这种话的,听听你们在说什么。在屋里,就是篮球背心加大裤衩,就算这样,一天还是至少要冲三次澡,因为待一会身上就会粘粘的。
我这两天会一直想起来,十年前我还住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「静安别墅」的时候。上海的夏天也是热的要命,我每天上班的路线就是从「静安别墅」南京西路这一边的门出来,然后沿着南京西路一直往东,走到「广电大厦」。我就记得,每次从「静安别墅」一出来,走上两步,就会遇到一个叫「CHOCOOLATE」的服装店,空调开的特别足,不管室外多热,走到那个店门口就是瞬间速冻、极致清凉。再往前走就是「凯司令」西饼屋、工商银行、丝芙兰……
伦敦的夏天是那种突然一下到来的,就是太阳本来好好的,在表演夏天,因为吹过你身上的风就是不到20摄氏度的,我甚至出门还要披个外套。忽然有一天,你发现太阳是真的在努力上班了,它卷起来了,烤着地面,烤着你,吹几阵风也不管用了,继而风也被它烤热了。就……有了前面两段的各种感受。
但今年我跟热浪第一次打照面,不是在家里,是在一辆坏了的火车上。
本来你还有可能像看现场直播一样看到这整个行程。大概在6月17、18号那个时候,因为强尼老师还在亚洲出差,家里只有我和狗狗,我忽然想既然天气这么好(那个时候只是晴天,还没有热起来),不如带着狗狗去一趟海边,到Brighton去看看,我自己也没去过那里。想想看,多么浪漫,说走就走。
稍微犹豫了两天,也听了听强尼老师的建议,觉得带狗去海边问题也不大,就直接买了车票。
然后到了21号周六,一大早就准备好了一大包给狗狗路上用的东西,牵上她就上路了。


然而,在火车开出之后,不到半小时,甚至还没有完全开出伦敦的范围,火车就停在了半路。接着整个火车的空调都停了。车长不时通过广播报告一下最新的情况,但其实也没有办法,只能希望大家耐心。
20分钟过去,还没有好转的迹象,车厢里的烦躁开始增加。一些大哥开始脱掉上衣,有些人抽出车厢墙上的海报,开始当扇子扇起来。
忽然,一声清脆的破裂声,车厢门的安全阀被砸开。车厢的门被打开。人们开始鼓掌,风吹开了闷热。接着又是一声破裂,一阵鼓掌,风从另一个方向灌进来。
车长开始喊话:我知道大家觉得很闷热,有些车厢的门已经被打开了,但请大家无论如何不要走到车外。


我们家的Fabby倒是很淡定,我把她抱到座位上,给她倒点水喝。周围的邻居开始过来摸摸她。一位男乘客看到她脖子上印着米奇头像的项圈,开玩笑说「她是米奇的粉丝吗」,我说当然是。这位男乘客来自美国加州的安纳海姆,就是第一座迪士尼乐园的所在地。
但是,人们还在等待,每次车长开麦说话,周围都一阵「嘘」,然后安静听广播,但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消息。一度列车员还走过来,把打开了的车门再一扇扇关上。事后通过媒体的画面,我才注意到,确实有不少乘客当时已经跳下车,站在铁轨上。
就这样前后「闷」了一个小时,忽然有警察走到车厢边,这时车长也开始广播说:大家可以拿起自己的行李,在警察的引导下,安全地离开车厢了。
接下来,就是这样的画面👇




乘客有秩序地、情绪稳定地,沿铁轨步行撤离到安全地区。
我们大概这样跟着人流走了200米左右,有一个道口的门已经打开了,可以从这里离开铁轨区。道口外面,警车、救护车、消防车停了一排。
这时候,我正跟强尼老师打视频电话,我实在是停不住一直在笑,很兴奋。觉得有一点荒谬,又有一点无奈,又觉得,行吧,人生都多了一个体验。
我一边跟强尼老师说着话,一边有一个女警官走过来,看到我抱着狗,忙说:狗狗需不需要补水,旁边有水可以提供。我说我带了水,一切都好。
强尼老师在那头说:真的是,你说它靠谱吧,火车能停在半路,让人沿着铁轨走;你说它不靠谱吧,这些救援的服务又看着很专业,狗狗也会被关心到。
故事情节说到这,我觉得还是要往回倒几步,来回顾一下这个场面。


嗯,这是什么大江大海的场景,你说是难民的场面,我也信。
我最近才发现,很多读者还不知道,这个Newsletter只是我的会员计划「杨一的花园」的其中一部分。那么就请点击下面的按钮,解锁更多音频内容、线上线下活动,以及会员权益。
故事的结尾:
我没有再去海边,抱着狗,回了家。
最后,酷热的天气、意外的事故、绝望的乘客、如难民般的撤离,当然已经足够挤上英国媒体的版面了。那么我们花5秒钟,猜一猜媒体会怎么描绘这戏剧性的故事。
这两个小时,是这场酷热的一个注脚。戏剧性的场景也要放在一个宏大的框架里,才显得有意义。
讲完奇遇,最后分享一点我的消暑神器👇
这不是一杯普通的冰可乐,这是从家门口酒吧吧台的「枪」里呲出来的一品脱可乐。它的特色就在于,这是酒吧用可乐原浆自己配出来,所以相比于在超市里买的瓶装或者罐装可乐,要!甜!一!点!🥤
你有自己的消暑神器吗?可以给我写邮件告诉我, gardenyangyi@gmail.com 或者发个评论👇
如果我正在和你喝咖啡可乐,我会和你提到这些🥤
热浪不是只在欧洲,北美东岸的朋友,也辛苦了。
财新宣布终止对标准普尔中国PMI的冠名。多说两句,我看到推特上有人说这是因为新闻业日子不好,有点扯远了。PMI是采购经理人指数,在中国大陆,每个月一般你可以看到两份PMI数据,一份是官方发布的,另一份就是这份「财新中国PMI」,不过财新实际上是个冠名方,数据的采集和编制是由一家叫「IHS Markit」的数据公司完成的,这家公司2022年被标普全球收购。多年来,「IHS Markit」一直都会出售这个数据在不同地区的冠名权。财新是在2015年,从汇丰的手里接过了中国大陆数据的冠名权。所以从时间点看,应该是一份10年的合约到期。汇丰当时放弃冠名的时候,就提到过,价格不菲。而在2015年还有一个被提到的原因是,因为汇丰PMI调研的通常是中小企业,所以不时和官方PMI的走势违背,有报道就提到汇丰感受到了政治风险,所以不再续约。也许这些原因都有吧。不过财新这次终止,我更倾向于简单理解为,合约到期不再续约了。
如果你是阿森纳的球迷,我会建议听一听最新这期This American Life的开头,然后你再试试继续听下去,来嘛,感受一下音频叙事。
Labubu火得很,不过社交媒体上,有人想提醒大家,我们这个年纪的千禧一代,小的时候,也火过一个差不多的东西,叫「Furby」。你别说,我记得这玩意。
这周很多人记得是达赖喇嘛的九十岁生日,但「经济学人」还记得是昂山素季的80岁生日。昂山素季如今再次身处牢狱之中,但相比于2010年之前的那二十年的「软禁」,今天人们对她的关注确实少了很多。
花园培育日志🌹
我的会员计划已经累积了236位会员,这份Newsletter的列表里,一共有784位朋友。
我确实有在努力剪片,在酷暑之中,请看强尼老师的偷拍👇


尽管剪辑的进度受挫,但最近仍然录了新的采访,最近和NPR的国际新闻记者Emily Feng聊了聊她的新书、她在中国的采访经历,以及音频新闻,之后你会在会员专属音频里听到。
我刚刚和美国的设计师签完了明信片的设计合同,应该很快可以看到会员专属明信片的样子了。
对于Newsletter或者会员有什么想法,写邮件给我👉gardenyangyi@gmail.com
如果你觉得上面提到的某些内容,你的某位朋友或许也感兴趣,请把这封邮件直接转发给TA。
也欢迎介绍你的朋友来「杨一的花园」里玩,把这个链接复制给TA👉 yangyigarden.com
下次见。
- Yi